霧霾問題是北方存在的一個很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有一種觀點是認為大多數生物質燃料焚燒是會影響大氣能見度,是北京霧霾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不是生物質燃料所導致的呢?下面一起跟小編來認識了解一下。
研究結果發現,春季耕作(清明),小麥收成和紅葉的回歸坡度在兩個地點之間是一致的,顯示了生物質燃燒排放的區域特征。隨后得出的結論是,1998年秋季收獲期間北京發生的重度污染事件以及該事件中次生有機碳的大量形成,生物質燃燒(即秸稈燃燒)是主要來源,生物質燃燒的排放是季節性的。它也是北京大氣顆粒有機碳的重要來源。它占可吸入顆粒物的30%至60%。
根據大多數研究,生物質燃燒排放的大氣顆粒的主要成分是碳質顆粒和水溶性鉀。碳質顆粒的含量可高達73%,其中有機碳約占60%?90%。碳質顆粒約占總懸浮顆粒物(TSP)重量的10%至15%,粒徑小于10μm的可吸入粉塵(PM10)占20%至30%,粒徑小于10μm的細顆粒小于2.5μm的PM2.5)約占40%至60%。這些微小的顆粒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非常大,對能見度和氣候變化的影響更大。
通過本文詳細的介紹說明,生物質燃料排放的碳質顆粒能夠有效的吸取大氣中的微小顆粒,因此有助于減少霧霾。